利用内容营销提高小程序获客能力,核心是用 “有价值的内容” 吸引目标用户,再通过 “自然的引导” 将内容消费者转化为小程序用户。小程序依托微信生态,内容营销需紧密结合 “微信内的内容场景”(公众号、视频号、社群等),同时让内容与小程序的功能 / 服务强关联,避免 “硬广式引流” 导致用户反感。以下是可落地的 6 大策略,附具体场景和案例:
内容不能脱离小程序的核心价值,必须回答 “用户为什么要通过这篇内容进入你的小程序”。核心逻辑是:内容解决 “认知 / 需求”,小程序解决 “行动 / 实现”。
内容方向:输出目标用户需要的干货(如教程、攻略、模板、行业报告),内容中预留 “小程序可承接的缺口”—— 即 “内容讲不完、需要小程序来落地” 的部分。
案例:
公众号发《3 分钟搞定汇报 PPT 的 5 个技巧》,文中讲解 2 个基础技巧,结尾引导 “点击小程序,领取 100 套汇报模板 + 一键生成工具,剩下 3 个高级技巧用模板直接套用”;
视频号发 “10 秒做好一页 PPT” 的短视频,演示用小程序模板快速制作的过程,视频下方挂小程序入口,配文 “同款模板在小程序,免费领 3 套”。
若小程序是 “职场 PPT 模板工具”:
关键:干货内容要 “留一手”,让用户意识到 “想彻底解决问题 / 拿到结果,必须用小程序”。
内容方向:还原用户在工作 / 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,用 “场景描述” 让用户产生共鸣,再自然引出 “小程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”。
案例:
公众号发《外卖店老板必看:周五流量高峰,如何用 30 分钟做好满减活动?》,描述场景 “周五订单暴增,手动算满减算错 3 次,海报改到半夜”,然后演示 “用小程序输入客单价,10 秒生成 3 套满减方案,自带海报模板可直接下载”,文末引导 “点击小程序,免费试用 3 次满减计算器”;
社群发 “聊天截图 + 小程序截图”:模拟老板群对话 “最近满减总出错,有没有工具推荐?”→ 回复 “我用 XX 小程序,输入价格自动出方案,你看(附小程序操作截图)”,然后甩小程序链接 “点这个直接用”。
若小程序是 “餐饮商家的外卖运营工具”(功能:自动计算满减、生成海报):
关键:场景要 “具体到细节”(如时间、动作、情绪),让用户觉得 “这说的就是我”,小程序的出现是 “顺理成章的解决方案”。
内容方向:设计 “需要用户动手参与” 的内容(如测试、投票、任务挑战),将互动的 “入口 / 结果页” 放在小程序,让用户为了完成互动而主动进入。
案例:
视频号发 “10 道题测你家孩子的阅读偏好”,视频中说 “答案在小程序里,点击进入做完测试,直接生成专属书单”,用户为了看结果会主动点击视频下方的小程序入口;
公众号发《周末带娃去哪玩?投票选你最想去的 3 个场馆》,投票入口设在小程序内(用户需进入小程序才能投票),投票后自动展示 “选中场馆的预约链接”(用小程序功能承接)。
若小程序是 “亲子教育工具”(功能:儿童阅读推荐、亲子活动日历):
关键:互动内容的 “吸引力” 要足够(如好奇心、成就感),让用户愿意为了参与而 “多走一步” 进入小程序。
小程序的核心流量池在微信,内容分发需优先覆盖 “微信内高转化场景”,减少跨平台导流的损耗。
公众号是内容营销的 “主阵地”,适合输出深度内容,且可通过 “菜单栏、文末卡片、文中小程序码” 多维度引导进入小程序。
内容策略:
长文结尾固定插入 “小程序入口”:如 “想快速获取文中提到的工具 / 资料?点击下方小程序,直接领取”;
菜单栏设置 “小程序快捷入口”:命名要体现价值(如 “领模板→点这里”“测一测→进小程序”),而非生硬的 “小程序入口”;
“内容 + 小程序” 联动活动:如公众号发《每周 3 个职场技巧》,每周一更新,用户需进入小程序 “签到” 才能解锁当周内容(用小程序承接 “签到 + 内容解锁”,提升粘性)。
案例:职场类公众号 “LinkedIn 领英”,推文讲解 “简历优化技巧” 后,引导 “点击小程序,用简历诊断工具免费查问题”,单篇推文可为小程序带来 5000 + 点击。
视频号的 “短平快” 特性适合展示小程序的 “功能效果”,用户看完视频后可直接点击 “视频下方的小程序入口”,转化路径极短。
内容策略:
“30 秒功能演示”:直接展示 “用小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”,如健身小程序发 “用小程序记录饮食,3 天瘦 2 斤的操作”,视频最后说 “同款记录工具在下方小程序,免费试用”;
“用户证言 + 小程序使用”:拍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,如教育小程序拍 “家长用小程序给孩子打卡,3 周后的变化”,视频挂小程序入口,配文 “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→点小程序”;
直播导流:视频号直播时,主播演示小程序功能(如 “大家看,用这个小程序查快递,输入单号 1 秒出结果”),同时引导 “点击屏幕下方的小程序卡片,现在用还送 3 次查询次数”。
关键:视频前 3 秒必须抓住注意力(如痛点提问 “快递总查不到?”),小程序入口要在视频中 “自然提及”(而非生硬喊 “点下面”)。
社群用户对品牌有一定信任度,内容营销需 “更精准、更侧重福利钩子”,适合将 “社群潜水用户” 转化为小程序活跃用户。
内容策略:
“问题解答 + 小程序工具”:在行业社群(如宝妈群)中,主动解答用户问题(如 “孩子挑食怎么办?”),然后说 “我们小程序有‘儿童挑食食谱生成器’,输入孩子年龄和不爱吃的食材,直接出一周菜单,群友点这个链接(小程序)免费领 3 次使用机会”;
“专属内容预告”:社群内发 “明天公众号会发《2024 年 XX 行业报告》,但群友现在进小程序‘预约’,今晚 8 点就能提前看,还送 Excel 版数据”(用 “社群专属提前量” 促小程序点击);
“内容互动接龙”:在社群发起 “用小程序做 XX 事” 的接龙,如读书小程序在群内发 “今晚 8 点用小程序共读《XX》,点击小程序报名,前 20 名送电子笔记”。
内容只是 “引子”,最终需要一个 “自然的钩子” 让用户主动点击小程序。钩子必须与内容强相关,避免 “内容讲 A,钩子推 B” 导致用户困惑。
内容中提到的 “资料、模板、工具”,在小程序中提供完整版本,如:
公众号长文《10 个 Excel 高效公式》,文中讲 3 个,引导 “点击小程序领取 10 个公式的完整教程 + 模板文件”;
视频号讲 “3 个拍照构图技巧”,引导 “小程序有‘构图辅助线工具’,打开就能用,还送 100 张样片参考”。
内容中描述用户的痛点,小程序直接提供解决方案,如:
内容讲 “职场人周报写得慢”,引导 “用小程序的‘周报模板库’,选模板填空,10 分钟搞定”;
内容讲 “家长辅导作业崩溃”,引导 “小程序有‘作业答案查询’,输入题目拍照,1 秒出解析,还带知识点讲解”。
针对内容的消费者,提供 “只有通过内容进入小程序才能获得的福利”,如:
公众号读者专属:“点击小程序,输入暗号‘公众号 666’,领 30 元无门槛券”;
视频号观众专属:“看完这个视频的朋友,点小程序直接领‘7 天 VIP 体验’,不用分享,直接用”。
用户从内容进入小程序后,若体验割裂(如不知道该做什么),会立即离开。需用 “内容预埋认知 + 小程序首屏引导” 让用户 “无缝衔接”。
内容中预埋 “小程序使用预期”:比如内容中说 “小程序的‘XX 功能’可以直接生成方案”,用户进入小程序后,首屏就显示 “XX 功能入口”,避免用户迷路;
小程序首屏 “承接内容场景”:比如内容讲 “如何用小程序做旅行攻略”,用户进入小程序后,首屏直接显示 “创建你的旅行攻略” 按钮,而非复杂的首页;
首用门槛降到最低:新用户进入小程序后,无需注册即可使用核心功能(如 “免费查 3 次”“试用 1 天”),注册流程放在 “用户需要更深服务时”(如领取完整资料时再引导绑定手机)。
通过数据追踪 “哪些内容带来的小程序用户多、转化高”,反推内容优化方向,避免盲目产出。
核心追踪指标:
内容端:单篇内容的 “小程序点击量”(多少人从内容进入小程序)、点击转化率(点击人数 / 内容阅读量);
小程序端:从内容进入的用户 “首用率”(进入后是否使用核心功能)、“留存率”(3 天内是否再次打开)。
优化逻辑:
若 “干货教程类内容” 的点击转化率高,但小程序首用率低→ 可能是小程序功能与教程匹配度低,需调整小程序首屏引导;
若 “场景化视频” 的点击量低,但首用率高→ 说明内容触达的用户精准,但视频吸引力不足,需优化视频开头(如更痛的痛点)。
内容 “硬广化”,失去价值感
错误:整篇内容都在说 “小程序多好用”,没有任何用户关心的干货(如 “我们的小程序有 10 大功能,快来用”);
正确:先给用户 500 字的实用建议,最后 100 字自然引出 “小程序能帮你落地这些建议”。
转化路径太长,用户中途流失
错误:内容→ 关注公众号→ 回复关键词→ 得小程序链接(多步操作导致流失率超 80%);
正确:内容中直接插入小程序码 / 小程序卡片,用户点击 1 步即可进入(微信生态内支持直接跳转)。
内容与小程序 “两张皮”,用户认知混乱
错误:内容讲 “职场沟通技巧”,却引导用户进入 “健身小程序”(毫无关联);
正确:内容主题必须与小程序的核心功能相关(如沟通技巧→ 引导进入 “沟通话术模板小程序”)。
用户不会因为 “你有小程序” 而进入,只会因为 “你的内容帮到了我,而你的小程序能帮我做得更好” 而进入。在微信生态内,内容与小程序的协同要像 “水到渠成”—— 内容是 “水”,负责渗透用户认知;小程序是 “渠”,负责承接用户行动。两者结合,才能让获客既高效又可持续。